2010年7月29日 星期四

聽著郭德堡變奏曲,然後甚麼都不能做,徹底的無能為力。今天死亡離我非常的近,之前senior play的夥伴去世了。雖然跟她談不上是甚麼很親近的朋友但卻是關係很近,同系的學姊,很好的朋友的很好的朋友,光這些我就無法想像它們會是多痛。今天很難過的是佛洛伊德的創傷理論被證實了,就在我讀到消息的時候異常的冷靜,但腦袋頓時空白,甚麼都想不出來,哭不出來,手只是不斷的發抖,口腔在一瞬間徹底乾掉。一種詭異的感覺因為不敢相信。真的不敢去相信。心裡頭默默的覺得很痛很痛,我想到我很多朋友會比我難過好幾倍,想到正要綻放的生命就這樣枯萎了。我沒有資格說甚麼,但我會一直記著妳無比燦爛的笑,美妙的歌聲。願你一路好走,在天上仍然開心的唱著歌。

2010年7月16日 星期五

在匯文網的文章(英美文學資料庫)

http://hermes.hrc.ntu.edu.tw/lctd/USLiterature/AuthorIntro.asp?P_No=9&A_ID=237

許書銘

July, 2010

Vladimir Nabokov

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

零、引言

一、生平簡介

二、重要作品之介紹

三、影響

零。引言

納博科夫被喻為自喬伊思(James Joyce)以來最偉大的文學大師之一(同樣都沒得過諾貝爾文學獎)。納博科夫寫文學評論,寫詩,寫小說,寫劇本,也作編輯與翻譯。除了文學之外,納博科夫對於蝴蝶的研究也相當出名,甚至有蝴蝶品種用納博科夫之名命名。為了過生活,納博科夫在成名之前也寫些稿子賺取稿費,在報紙上出拼字填充題,還有設西洋棋棋譜,當語言教師,也教網球與拳擊。這樣看來,納博科夫確實是一位多才多藝的作家,在他的小說裡我們看得到他廣博的學問,也看得到納博科夫的幽默以及對許多事物的挖苦諷刺,最重要的是看到他作品中的強烈獨特風格,精闢的用字之美,以及高深的文字謎宮。

納博科夫的作品LolitaPale Fire在美國「現代書庫」(Modern Library)所列的一百本經典英美文學小說裡頭分居第四與第五十三名。

TOP

一、生平簡介

本文將納博科夫的生平分為四個階段: 一為納博科夫居住於俄羅斯18991919年間、二為他居於歐洲19191940年間、三為居住於美國19401959年間、最後則從19591977其返回歐洲的晚年。

1. 俄羅斯時期:

納博科夫於1899年四月二十二日出生於俄國聖彼德堡,來自俄國的權貴家庭。其父為當時俄國有名的政治家以及律師。納博科夫自幼便熟悉英俄法三國語言,事實上,那博科夫對於英語的讀寫的熟悉比其對於俄文的熟悉來的還要更早。據納博科夫表示,他在五歲之前是講英語跟俄語的,到五歲時才開始學習法文。因為納博科夫對這三種語言的熟臻,納博柯夫的語言風格也常被討論。他也被拿來與康拉德(Joseph Cornad)比較,因為英語都不是他們的母語,但英文的造詣皆高。然而,納博科夫並不喜歡這種比較。納博科夫翻譯自己的作品,有時候跟他兒子一起翻譯。納博科夫認為自己在俄國的童年是完美的,而他對俄國的記憶也紀錄在其自傳Speak, Memory當中。從納博科夫其他作品如 Mary以及Ada or Ardor: A Family Chronicle當中我們都可看到俄國的童年與青少年時期的記憶對他作品的影響。納博科夫家為東正教徒,不過他家人從來不要求他去教會,因此在納博科夫對教會失去興趣之後,他便再也不去教會了。納博科夫在17歲的時候從叔叔繼承了一座豪華別墅,不過後來因為布爾什維克革命的關係失去了這財產(他這輩子也不再擁有過任何房地產),也因為俄國的政治鬥爭迫使納博科夫家移民至歐洲。

2. 歐洲時期:

由於布爾什維克革命,納博科夫一家於1919年流亡於德國,納博科夫有一定的德文能力,不過他說他在德國時並沒有認識甚麼人。納博科夫於歐洲完成大學學業,畢業於劍橋大學三一學院,主修法國與俄羅斯語言與文學。在1922年,納博科夫的父親為了保護當時憲政民主黨的領袖Pavel Milyukov而遭到暗殺。在這場暴力的暗殺中,納博科夫的父親並不是殺手們的真正目標,這種誤殺的情節也出現在他有名的小說 Pale Fire裡頭。在老納博科夫遭暗殺後,納博科夫的母親與妹妹便移居布拉格,納博科夫則遷至柏林,且一待就是十五個年頭。剛開始在柏林的時候,納博科夫已是當地流亡人社區裡受矚目的作家與詩人。不過,為了可以溫飽生活,納博科夫同時教授語言,也教拳擊。同年納博科夫與 Svetlana Siewert訂婚,不過因為納博科夫沒有穩定的工作而遭到女方家人反對而解除婚約。隔年五月,納博科夫遇到了Véra Evseyevna Slomin,並於1925年結婚,維持了五十二年的婚姻。Véra對於納博科夫的文學寫作事業幫助極大,而納博科夫夫人最為人所知的便是她救回了Lolita的手稿,因為納博科夫原本打算將之燒燬。更有人認為,沒有Véra的話納博科夫的成就也很難如此輝煌,納博科夫夫妻之間堅定的愛情與總是形影不離的形象更是當時文壇一段佳話。在1936年時,因為當時濃烈的反猶太社會氛圍,Véra失去了工作,於是納博科夫一家人離開了柏林前往巴黎。納博科夫一家人並沒有在巴黎待太久,在二戰期間因為其敏感身分(Véra為猶太人,以及納博科夫父親被暗殺的政治背景)而再度流亡。這時候納博科夫決定要到英語系國家尋求一線生機(納博科夫表示在英國他求職屢屢失敗),一家人於1940年五月移民至美國。

3. 美國時期:

美國可以說是讓納博科夫揚名於國際文壇的地方,納博科夫亦在許多訪問中表示(也經常被問到自己認為自己是不是美國人),他虧欠俄國的實在是太多了,但他卻對美國的一些文化,如印地安舞蹈,南瓜派等等深感著迷,在機場秀出他美國護照的時候他也感到相當驕傲自己擁有美國護照。納博科夫在美國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任職。1940年十月納博科夫遇到了Edmund Wilson這位將納博科夫作品介紹給美國的出版業與編輯界的貴人(Wilson也是許多作家成名的一大伯樂,如海明威 Hemingway, Faulkner, 以及Fitzgerald)。 Edmund Wilson與納博科夫維持了良好的友誼關係,其妻Mary McCarthy亦是有名的文學評論者,更是納博科夫的書迷,還為Pale Fire 寫了導讀 (不過 McCarthy 對於Ada卻貶大過於褒)。納博科夫先後任教於衛斯理大學,史丹佛大學,康乃爾大學,以及哈佛大學。納博柯夫大多開設俄國文學,歐洲文學課程,而納博科夫的課總是受到熱烈的歡迎,Thomas Pynchon 表示過自己曾經是納博科夫的學生,並且崇拜納博科夫(甚至在他的小說The Crying of Lot 49也出現明顯出現Lolita典故的短詩),不過納博科夫自己對Thomas Pynchon沒有印象。納博科夫於美國完成的有名作品有Bend Sinister (1947), Lolita (1955), Pnin (1957), Pale Fire (1962)等等。在Lolita一戰成名後,因該書帶來的豐沛利潤,納博科夫決定從校園退休全身投入寫作。

4. 返回歐洲:

Lolita一書所帶來的收益使得納博科夫得以休止教書生涯,也同時使得納博科夫得以返回歐洲更專心寫作(還有捕蝴蝶)。納博科夫從1961年十月開始便與Véra一同搬到瑞士的蒙特勒皇宮酒店居住,也在該地渡過晚年。在這段期間完成的作品有 Ada or Ardor: A Family Chronicle (1974), Transparent Things (1972), Look at the Harlequins!(1974) 以及自傳 Speak, Memory (1967) 也最後修繕完成。這段期間除了寫作,納博科夫仍然熱衷於捕蝶。納博科夫於1976年因為嚴重發燒而住院,在隔年支氣管嚴重阻塞,最後於19777月死於蒙特勒。在納博科夫的晚年他正在寫他最後的作品The Original of Laura,不過並未完成。納博科夫原本交代他的文學執行人將手稿給燒燬,但Véra與納博科夫之子Dmitri都不願意這麼做,而這寫在約125張紙卡上的手稿被保存在瑞士一銀行的保險箱裡頭,直到2009年才被公開並出版,令許多納博科夫學者與納博科夫迷欣喜若狂,同時,譴責納博科夫手稿未按照其本意處理的聲浪亦四處而起。

TOP

二、重要作品介紹

  1. Lolita (1955) 中譯《洛麗塔》,《蘿莉塔》 或是《洛麗泰》。

納博科夫曾表示,有名的是 Lolita而非他本人 (“Lolita is famous, not I. I am an obscure, doubly obscure, novelist with an unpronounceable name.”),此話也許並不誇大,是Lolita使得納博科夫享譽文壇,當時 Lolita更是備受爭議與關注。納博科夫於1949年開始執筆寫Lolita,於1955年完成。Lolita是在納博科夫於美國進行捕蝶時一邊在紙卡下慢慢寫完的。將作品寫於紙卡上一直是納博科夫最喜愛、也是最有特色的寫作方法,他邊寫(用削得尖尖的鉛筆)邊填補漏洞,到最後才工整的將稿子騰出來。Lolita因為內容被認為猥褻傷風敗俗被拒絕過最少四次,而首先答應出版的是巴黎一間不是很大也沒有名的出版社Olympia,直到1958年後才在美國上架,不過可笑也諷刺的是,Lolita總是與色情刊物擺在同個書櫃。Lolita亦曾被列為禁書,因為裡頭的內容有太多晦澀的性指示,並涉及道德淪喪的繼父與養女的不倫戀。

其實Lolita故事本身並不複雜,大意就是一個從歐洲要到美國教法國文學的教授愛上養女的故事。杭柏特(Humbert)要在美國找房子,杭柏特一看女房東的模樣就討厭認為她粗俗又讓人感到厭煩。房子的屋況更是一團亂,杭柏特看到自己房間時更是鐵了心告訴自己絕對不要住在這個零亂不堪的屋子,更不要跟這個他看了就惱怒的女人同住。就在杭柏特要離去的時候,女房東堅持要他看了花園再走,而就在此時杭柏特見到了洛麗塔(Lolita),洛麗塔當時正躺在花園草地上看漫畫書,全身被水噴得濕透。杭柏特被洛麗塔的美給震懾住了,然而,杭柏特愛的並不是美麗的女童而已,而是一種他定義為nymphet (原指森林的小女妖,寧芙)的女孩,認為她們有種獨特的吸引力。杭柏特日以繼日的在日記本上記錄他對洛莉塔的愛,也在日記本裡寫下對洛莉塔的媽媽,也就是房東的太太,有多麼的痛恨。房東太太後來要求杭柏特與他結婚,並威脅假如不答應的話,就要杭柏特搬出去。為了要繼續跟洛麗塔相處,杭柏特只得答應。他們的的婚姻有名無實,杭柏特甚至在日記寫下他得依靠藥物以及酒才能夠跟洛麗塔的媽媽行房。在洛麗塔被送到夏令營的其間,洛麗塔的媽媽發現了杭柏特的日記,她對杭柏特大發雷霆,稱他為怪獸。洛麗塔的媽媽衝出門外,待杭柏特拿著酒要再找她並打算騙她說日記只是他小說手稿時卻發現洛麗塔的媽媽已被車碾死。這場死亡對杭柏特來說幾乎是童話般的奇蹟,因為洛麗塔媽媽的死就使得杭柏特得以真正完全的擁有洛麗塔了,而可憐的洛麗塔卻無處可去,只能依賴著她的養父杭柏特。故事的第一部份在此結尾,杭柏特與洛麗塔開始他們漫長的旅程,一路都住在汽車旅館。

杭柏特想把洛麗塔教育成他想要的樣子,要洛麗塔學網球,跟洛麗塔講法文...等等。杭柏特更是限制洛麗塔的外出,也不讓她跟學校男同學相處。洛麗塔於是總藉口學校要演出需要排戲而到學校,杭柏特雖然百般不願卻仍是答應了。洛麗塔愛上了她的劇場老師昆拉特(Quilt),而昆拉特是位戀童癖者。有一次洛麗塔發了高燒住院,而就在住院期間洛麗塔被昆拉特給綁架了。這場綁架亦是洛麗塔逃離杭柏特控制的機會,洛麗塔跟昆拉特同住了一陣子,但因為昆拉特要求洛麗塔與其他女童男童拍攝色情影片洛麗塔再度逃跑。同時,杭柏特花了兩年的時間尋找洛麗塔的下落,但是怎麼找都找不到。小說一精彩之處即杭柏特與昆拉特之間的字謎遊戲,不過杭柏特始終尋不著洛麗塔,最後絕望地放棄。杭柏特後來收到洛麗塔的來信,洛麗塔已經結婚並懷了孕,不過洛麗塔因經濟困窘是寫信要跟杭柏特要錢的。杭柏特去洛麗塔的住處找她,讓他驚訝的是洛麗塔已不是杭柏特所鍾愛的那個模樣了,而只是一個普通的壊孕少婦(但洛麗塔也不過17歲)。杭柏特懇求洛麗塔同他回去,洛麗塔斷然拒絕,於是杭柏特傷心欲絕地離開,並留下四千美元。杭柏特靠著昆拉特留下的字謎追蹤到他的住處並射殺他。

Lolita一書的敘事而言,時間點是杭柏特被關在牢裡頭等待死亡的時候所寫的回憶錄。有趣的是,在故事一開始就有一個約翰瑞(John Ray)博士為讀者寫下一篇前言,敘述拿到小說手稿的經過。在這手稿裡,故事的結局已經都被告知了,但讀著們還是得讀完整本小說才可以知道裡頭指的人是誰。例如裡頭寫了一位 Mrs. Richard F. Schiller1952年聖誕結時難產而死,指的就是洛麗塔,但讀者假若是首次讀這本小說或許就不會知道這在說甚麼。另外一則有趣的事是一個叫做Vivian Darkbloom的人的出現,其實Vivian Darkbloom是納博科夫的假名,也是用其本名 Vladimir Nabokov重新打亂拼寫而成。筆者認為,仔細地反覆閱讀Lolita將更增加閱讀此書的趣味,而前言也與故事的主要敘事者杭柏特的敘事之間頗為衝突,因為我們可以知道,杭柏特並不是個可完全信賴的敘事者,他用華麗的字句讓讀者容易被他的語言所魅惑,裡頭出現的許許多多的雙關語(英法),字謎,以及對於愛倫波的喜愛,對於佛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不屑,都可以在小說中看到,Lolita絕不是單調乏味俗不可耐的一本色情小說而已。

對於Lolita的評論以及解讀有非常多種,最常見到的是讀者認為納博科夫將洛麗塔視為年輕並且庸俗的美國,而杭柏特是墮落,世故,有學識的歐洲人。杭柏特也經常被當成文學中反英雄(antihero)的例子,甚至更有評論指出杭柏特其實有些納博科夫自己的影子在。不過納博科夫對於此類說法全部予以駁斥,納博科夫向來討厭為文學貼上標籤,他也指出他從來不曾想過要把誰當作美國的象徵,或是誰是歐洲的象徵。納博科夫更直說他一點都不在乎道德上的問題,他在乎的只有小說創作上的美學成分。

關於閱讀文本的方向,納博科夫曾在他在康乃爾大學的課堂筆記上(Lectures on Literature)中的頭一篇 “Good Readers and Good Writers”一文指出,他認為對於文本自身的了解是最重要的。他認為讀者應當先進入,並徹底了解文本本身的世界才能與所謂真實的世界,即自己所處的世界做連結以比較。納博科夫從來不認為文學是一種社會政治上傳達思想意識形態的工具,納博科夫本人是頗為極端的獨立主義分子,他拒絕任何隨意被扣上任何意識形態,更痛恨自己被標籤為哪種人,屬於哪個社群(不過就政治上,納博科夫表示自己是老派的自由主義者,也是反對共產主義者)。反之,納博科夫認為小說的創作很純粹的,就是一種藝術的創作。而對於這種極重視文本文字中所自己構成的世界,在他的小說Pale Fire當中更是大讓讀者過癮。

  1. Pale Fire:中譯《幽冥的火》

「是個掀開盒蓋就會蹦出小丑的魔術盒、蛋形珠寶、一個上了發條的玩具、棋局、一部令人嘆為觀止的機器、貓捉老鼠的遊戲、一部互動的小說。」這是 Mary McCarthyPale Fire所下的評價。Pale Fire是一座大大的迷宮花園,讀者似乎怎麼讀也無法很確切的讀出個所以然,好像從哪邊讀也都讀得下去。

Pale Fire一書在結構上本身就玩味十足,也甚是複雜。簡單點來說Pale Fire 指的是書裡詩人謝德(John Shade)寫的詩,但他在寫完的時候很不巧的被暗殺了。而這暗殺是個錯誤,目標根本不是謝德,而是金柏特(Charles Kinbote),更可笑的是,其實原本要殺掉的人也不是金柏特,而應該是金柏特的房東。這種誤殺情結,大多評論家與讀者都認為納博科夫在影射其父遭暗殺的過程亦是場誤殺。金柏特是個教授,並且是個同性戀以及嚴謹的素食主義者。他要為謝德的詩寫注釋以及評論,但其篇幅不僅遠遠超過Pale Fire本文的長度(納博科夫翻譯註解俄文詩亦遭到這種抨擊),另外金柏特又自己加上了一大堆自己的故事,還有對於祖國的鄉愁。由此可見,金柏特與謝德之間有嚴重的瑜亮情結,金柏特一心希望自己的故事可以被加入謝德的詩作Pale Fire裡頭。故事的另一主軸就是在Pale Fire詩裡頭,寫謝德女兒Haze因為其外表不討人喜愛以及自知才華無法像爸爸謝德一樣,於是投水自殺。謝德因為女兒的自殺而感到寂寥與絕望,將人生的無奈表達於詩中。

納博科夫研究的權威Brian Boyd曾表示,Pale Fire應是納博科夫最完整並且藝術成就最高的一部小說。然而,Pale Fire在結構上一點都不像小說,而是由金柏特的導文,評論,以及註解,再加上謝德的詩Pale Fire這九百九十九句英雄偶句體(heroic couplets)所組成。Pale Fire的閱讀方法,如同許多後現代小說,都挑戰讀者對傳統小說的讀法(像BarthLost in The Funhouse前面幾頁一樣,Barth要讀者剪下那寫著ONCE UPON A TIME THERE WAS A STORY BEGAN…Mobius strip –麥比烏士條,一種似螺旋狀的條面而字寫上去之後則會無盡的循環,從哪裡開始讀都可以,也可像台灣詩人夏宇的Salsa詩集,要讀著自己拿刀片把頁數一片片割開才能閱讀)。在Pale Fire裡頭,金柏特告訴讀者可以把書割開,這樣邊讀詩邊讀評論註解會有幫助,不過最好的方法還是買兩本交叉閱讀。Pale Fire裡頭本身用典極多,如莎士比亞(Shakespeare),《卡拉馬助夫兄弟們 (The Brothers Karamazov),愛倫波(Edgar Allan Poe),艾略特 (T.S Eliot),以及佛洛斯特 (Robert Frost) 等。再加上Pale Fire本身的結構的特殊,更會使讀者不知個所以然。因此,許多評論家認為Pale Fire是一本involuted novel,即指結構複雜且為作者原創類型的小說。Pale Fire裡頭除了大量引用經典,納博科夫更是在裡頭大玩文字遊戲,雙關,也嘲弄自己的作品(parody),如教授Pnin還有女兒的名字Haze, Hurricane Lolita等等。 這種特色也是許多後現代文本的特性,即其互文性 (intertextuality)以及自我指涉性 (self-reflexivity)Pale Fire亦為許多後現代文學研究者奉為圭臬。也有評論家指出Pale Fire為一本anti-novel (反小說),不過納博科夫也不完全贊成這種說法,簡單說來,納博科夫討厭任何文本分類,他更認為anti-novel根本就不存在。

TOP

三﹑納博科夫的影響

納博科夫文學的成就以及地位自然無庸置疑,他帶給讀著們的閱讀經驗更是許多讀者終身難忘的。至今許多有名的作家都宣稱自己深受納博科夫影響,例如:John Updike, Salman Rushdie, Don DeLillo, Martin Amis, Thomas Pynchon, Zadie Smith, John Barth, Michael Chabon, Jeffery Eugenides…等等。納博科夫曾被稱為「美國後現代文學的老叔叔」,可見納博科夫對後現代文學作家之影響頗大。然而對於納博科夫是為現代,抑或後現代作家各有說詞,有評論家認為納博科夫創作的作品早期的屬現代,後期的屬後現代,而Lolita, Pale Fire, Ada or Ardor: A Family Chronicle這三本屬後現代無須懷疑(不過對於Lolita的現代/後現代性仍是有爭論,也有認為Lolita是現代主義文學作品的晚期作品,而非後現代)。不過有一點我們很確定,納博科夫並未真正的經歷過所謂美國後現代時期,1950年間他已經返回歐洲,甚少回美國,並在70年代末期就已過逝。另一點可以確定的是,納博科夫受現代主義影響甚鉅,例如他鍾愛喬哀思的尤理西斯(Ulysses),也曾在Lolita裡頭引用艾略特的詩。不過,納博柯夫的強烈風格以及文字藝術,似乎也讓納博科夫究竟應屬於現代或後現代作家的爭論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TOP

引用書目

Appel, Alfred, Jr., ed. The Annotated Lolita. New York: Vintage, 1991.

Couturier, Maurice. Nabokov in Postmodernist Land. 1993

Day, Martin S. A Handbook of American Literature. New York: Crane, 1976.

Nabokov, Vladimir. Speak, Memory. New York: Vintage, 1989.

---. Pale Fire. New York: Vintage, 1989.

---. Strong Opinions. New York: Vintage, 1990.

Schiff, Stacy. Véra :Mrs. Vladimir Nabokov. New York : Random House, 1999.

參考網站

http://topics.nytimes.com/top/reference/timestopics/people/n/vladimir_nabokov/index.html?scp=1-spot&sq=nabokov&st=cse

http://www.fathom.com/course/10701032/session5.html

http://en.wikipedia.org/wiki/Vladimir_Nabokov

http://www.libraries.psu.edu/nabokov/zembla.htm

http://etc.dal.ca/noj/

2010年7月10日 星期六

二零零四年那年十八歲吧。

今天做了一件很變態的事情,居然突然想起之前無名帳號的密碼,登入了進去然後從留言版第一頁看到了最後。2004年。也許我們都快忘記曾經活在這個年代了。很高興也覺得很幸運至今還是有一些你們左右我的生活,有婊子,潘羽軒,陳昱余,賴律錡,戴己二,王小逼,還有太多人了。不過有一些帳號後面的人我已經認不出來是誰,有些人現在變成見了面會尷尬很有禮貌的說你好,再見,也有一些人我很清楚我們也許,應該,再也不會見到了,見到了也大概裝作不認識。我不知道生命是不是要這樣才會成長,不過我想說的是我自認為幾年前到現在我長大了,但是也好痛,好痛。
我一直不敢相信有人會無法捨掉一個人那麼久的一段時間,尤其當他是一個曾經很好的朋友的時候。在這好幾年的時間我一直告訴我自己good friends come and go, enemies accumulate來自我安慰,但有些人也許放不下,一輩子還是放不下。而我的enemies還真的不曾減少過。
(我在猜也許你會來隨便看看,下面的你指的就是你。)
結果我發現我到現在仍然無法想起你而笑笑的說,過去就算了吧。常常走在路上想著,這個城市也就這麼大怎麼連看都看不到你一眼。其實我真的很想再看到你一眼,因為我承認我常常想起你。剛剛也很變態的把你的帳號打到搜尋欄,出現了所有你以前留給我的訊息。老實說並不多,但每個都是最真摯的,簡單幾個字就好多你的關心。那年讀貿金想要休學,你只問了我到底想要怎麼樣,要好好想清楚。那一年12月你還在台南重考,我回去了你給了我一張卡片。我有時候會騙人說我把那張卡片撕掉了,但其實我還是把他放在我保存我認為是最珍貴的信件與日記扎本的箱子裡頭。還有你從菲律賓買回來給我的很奇怪的頭戴式洋傘,我還是怎麼樣都捨不得丟掉,它還是很安靜的在我的衣櫃上頭,我總會無意看到它,想起你,我甚至記得是在一中的籃球場你拿給我的。想一想很可悲,曾經覺得跟你是最親近不過的朋友,感覺心跳都可以一起,如今卻只剩下一張生日卡片,幾則留言,一頂奇怪的頭戴式洋傘。
那時後focus樓上還有誠品,我們渡過很多個夜晚,想起你曾經很憂愁的雙眼,也想起你無比燦爛的笑容。想起你笑我的每個笑話,想起住你家聊的天,那時我連麻將都不太會打。想起每次你傳給我叫我重考要加油的,也想起我重考的時候你載我去看的那片海,也想起我們去吃的王記麻辣鍋、這幾乎是我有過最親密與純潔的友誼。但也想起最後一次坐著你的車你無比冷漠的眼神。
到現在我還不知道是甚麼促使你這麼堅決的離我遠去,我來不及跟你說對不起,也來不及跟你說謝謝,也再也沒有勇氣提筆寫一封信告訴你想告訴你的話。
我甚麼都做不了,只能安慰自己說留下來的至少還有一張生日卡片,幾則留言,幾則抄在日記上的你傳給我的簡訊,還有一頂奇怪的頭戴式洋傘。還有我無以名狀的懊悔。
他唯一贏走的,就是我們之間的友誼。
再過幾分鐘我也許就可以放聲大哭了,
忍了那麼多年我也許該好好的哭了。


2010年7月9日 星期五

glad

今天看到自己的文章通過老師審核 打上 許書銘編輯
這種成就感難以形容。非常的喜悅,可惜第一時間並沒有人可以一起分享。
太棒了

J

雖然心裡要與你分離的決心異常的堅定,卻不斷的想到你。奇怪的事,想起來的居然只有你留下來的那些無理幼稚蠻橫的傷害,關於你曾經有的美好像那些被碾碎的蚊子屍體。
我幾乎篤定了那一幕將是我生命中最後一次在望著你,也只有那麼一次我忍了下來讓你的背影這樣經過我。我並不去叫住你,並不指望你回頭在看我一眼。
永遠都說不出口的謝謝你也從此深埋於心。我連感激你的勇氣都沒有。
我有預感我們再也見不到了,既然如此就省下哭泣的力氣也好。
我拒絕再去愛了,談戀愛好浪費時間。
我沒有時間浪費了,我有更多需要把握住的事情。
謝謝你陪我這兩年多。也許你已經做的很好了。

2010年7月6日 星期二

隨便寫

時間只會越來越少,再也沒有任何一秒可以再去浪費。我不知為甚麼這一兩年來我的轉變這麼的大。我越來越去在乎我以往從來不曾關心過的事情,例如功課。
我不太喜歡跟朋友聊興趣跟心事有很大的原因,就是大家都認為我只是很愛玩,以為我不愛讀書。其實我是非常喜歡吸取知識的人,我認為我是隻無可救藥的書蟲。但我經常對朋友的反應感到厭倦,不是問說這考試要考嗎,就是說哇你好認真。我真不知道為甚麼大家把閱讀習慣當作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也認為除了考試之外的書都不要看,對你沒有用。在此我深深的感到無奈和些許憤怒,我認為這都應該怪罪台灣的教育制度,尤其是中學教育。台灣的中學教育讓我噁心,完全忽略甚至鄙視人類該俱備的各種涵養,最可笑的事情是老師還會沒收你的課外書,因為她自己看不懂。國中的時候看村上春樹的尋羊冒險記就被老師沒收,我堅持不給老師她就大發雷霆。我後來罵他是訓練有素的狗,結果被呼了巴掌。這件事我始終沒讓我父母知道,因為罵老師訓練有素的狗是我不對。也許我該感到很幸運,我也不用太為自己的高分太高興,因為那是我本來就擅長且喜歡的東西。
今天第一天作TA的工作,不斷的提醒自己要面帶笑容,不能臭臉,不能因為學生講錯就把眼鏡拔掉,也不能皺眉頭,面對學生的問題要耐心回答。我覺得我變了,也體悟到一件事情,適時的偽裝並不是偽善而是應該有的表現。我的老師也告訴我工作時的公眾形象跟自己私底下的性格本來就是不一樣的。我體會到要在社會生存就要有專業,邁向專業的第一步就是self discipline吧,那是一個我從來都沒有的東西,我任性太多太多年了,太會耍性格,太多邊邊角角,太尖銳,也太傲慢。這讓我在很多地方都好吃虧,朋友不多,感情生活一片空白,養成越來越孤僻的性格。我對比較不熟的朋友感覺又很友善,但我並不喜歡人與人之間距離太近,因為人距離近了就會莓了分寸,或是太愛發問想要討論事情,讓我厭煩。
暑假好忙,補習工作,匯文網的案子就要截稿,要在這週之內寫完。好多書想看,但常常累得沒看幾句就睡著。雖然很享受一個人的生活但偶爾又很像要有朋友可以隨時聊聊天,不過都沒有。忙的忙,累的累,回家的回家,出國的出國,孤單也許本來就是人的本質,只是要學會跟它相處也非易事。
大學四年來的感情大慘敗,後來我慢慢檢討自己,還是被我的壞脾氣所誤,還有孤傲的性格,有時候也許我該試著去看看別人在做甚麼喜歡甚麼,不要輕易的對人發出批判。我太多奇奇怪怪的標準,但是對挑選伴侶卻又膚淺的只看外表,這是我最悲劇性的矛盾。
我後來發現我跟本不是一個可以帶給別人快樂的人,尤其是心愛的人,很多人喜歡跟我講話,也許只是因為我尖銳了點可以講出它們不敢講,講出它們想聽的。
不過我也再思考到底這樣好不好,到底是敏銳點好,還是圓滑點好。being nice and being critical也不並不衝突,但我還沒法做到這點。現在叫我選的話,我還是選擇當難搞但知到自己想法的人,有正義感判斷是非能力的人,而不要做人云亦云頭腦空空卻自我感覺良好的笨蛋。
所以假如我傷過你們的話我很抱歉,我很單純的只是針對文字言論和事情本身。其實我發現,我可怕的地方是,我很少真正的討厭人,但是看不慣的人卻很多。我可以跟他當朋友,但卻會在心裡對他講的每個字打分數。
我並沒有要說甚麼只是睡前的喃喃自語。